业界资讯

未来教育者(Future Educator)的特质--IB 全球年会收获

发布时间:2019-08-06 16:45:00 作者:未知

2019年3月24-26日,我在香港参加了为期三天的IB全球年会。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近距离接触IB,感受IB,理解IB。一年前,带着对教育执着的热爱和对教育最前端的好奇,我从新东方K12条线转入新东方满天星学前教育版块。第一次听满天星总裁周佳老师谈论IB及其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时候,就深深被吸引,同时更多的是好奇究竟什么样的教育实施准则,能让全球范围内一个没有标准化教材的课程培养出很多高质量的人才。

82.jpg

(作者为右一)

这次在年会的三天整个人是震撼的,震撼于全世界有那么多真正关注教育,拥有国际情怀的教育家和学者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震撼于一个叫做IB Generation的学习共同体正引领着未来教育变革的方向。我们都是未来教育者,只要明天我们还在教室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83.jpg

2019 IB全球年会

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

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在读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在他们念完大学最终毕业的时候,已经是2030甚至2040年了,如果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做教育(没有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的前提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2010后出生的一代,被称为Generation Alpha,他们伴随着移动设备长大,身处一个被各种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网络起来的世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知识与学习,什么样的教育能够让他们自如应对变换中的世界?什么样的教育者又能设计并提供这样的教育?

爱因斯坦说“I never teach my pupils. I only attempt to provide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can learn.我从不教我的孩子们,我只尝试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未来教育者首先是一名学习促进者(facilitator),配置学习资源,创造“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84.png

上个千年中最伟大的发明什么?在《终身幼儿园》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让人惊讶转而一想又无比赞同的答案——幼儿园。在福禄贝尔创办第一家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不仅仅是幼儿的学校,它开创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幼儿园的孩子通过用双手感受,用眼睛发现去理解和认知世界,他们通过游戏材料去构建自己的学习,不断的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帮助自己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再次实践印证到习得新的经验,他们的创造和发现过程正是学习的定义。而幼儿园老师并不像中小学教师一样大多时候是知识的传递者,他们需要扮演更重要的facilitator(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为孩子们的一切探索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85.jpg

为了提供可以让孩子们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学习,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些动作打破现实教育中很多结构性的障碍。这个时候教育者Facilitator的身份尤为重要。

这需要我们配置资源,打破空间的障碍,让学校与社区,家园进行互动,构建多维的学习空间,将教育的发生场景尽可能建立于更真实的环境中。这些也是IB国际文凭组织中所倡导的“学习者社区”,教育者将一切可纳入的资源转化为支持孩子学习的材料。从幼儿园到之后的校园学习中,这种模式应当不断延续,教师始终能够为为孩子自发的创造性探究提供材料,环境,方法和策略。

86.jpg

由 师者(Teacher)转型为 学习者(Learner)

在麦肯锡发布的《关于自动化时代劳动力转变》的报告中预测到,在2030年,将有60%的职业面临着被自动化取代的可能性,而大量的新型工作和未被取代的工作对工作者也产生的更具体更综合的技能要求——应变能力,复杂问题处理能力,领导力,主动学习力,情商,创造革新能力等将不断增长为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倒推,教育者势必从现在起,将幼儿园学习模式运用于自身,在小学中学校园里尝试打破学科间屏障,设计超学科的探究主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学习,动手操作,体验集科学,艺术,语言,工程,设计等多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学习项目,而非单一的科目知识输入和解题输出。这一教育需求将直接要求教育者由师者(Teacher)身份转型为学习者(Learner)身份。而作为学习者,必然会将自我学习和重新整合认知放在首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是一个由教师计划到实施再到评估的单项过程,而当教师转型为学习者时,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变为教学相长的,师生双向循环互动的过程。

旧观念中,师者是权威,不容质疑与批判,而新的社会法则告诉我们,人人都是学习者才有可能持续性发展自我,即便作为老师,“不知道”也没什么丢脸的,比“知道”重要一百倍的是“知道怎样让学生自己去知道”。

在IB国际文凭组织中,Learner Profile(十大学习者目标)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描绘了清晰的画像,而这个画像不仅适用于孩子,更适用于教师,家长,或者说适用于每一个为终身学习而努力的人。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具有探究精神,对事物充满求知欲,我想,无论做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需要先对万事万物好奇,在孩子提出“为什么鸟和人类一样都是两条腿,但人交替走路而鸟跳着前进”这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他思考寻求答案的办法,知道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观察思考什么,以什么方式查阅信息,请教谁来作答等;倘若让孩子成为一个同情关爱,同理心强的人,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成为具有同情心关爱他人的人,身教言传。

我们都是未来教育者,梦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当梦想照回现实,我们的孩子要面对无尽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父母被焦虑不安的大环境所胁迫,老师无奈于不能变通的教育体制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问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对于学生而言什么最重要?

87.jpg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对48所高校的7948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们被问到“对于你们而言,什么最重要?”16%的人说,“赚很多钱。”而78%的人说“让生活有目的,让生命有意义。”

服务者(servant)

面对复杂的世界和飞速变换的时代,好的教育是难以被技术取代的,它既是学术又是艺术,是修正自我又是奉献他人。教育者,未来的教育者,第三个重要的身份是服务者(servant),激励学生通过教育和我们一起去奉献服务他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88.jpg

在IB体系中有一个“CAS”项目贯穿于学习过程中。C代表Creativity,A为Action,而S则代表Serve,为了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而发起的社会公益活动。IB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情怀的人,他们对不同文化理解与尊重,酷爱探究、知识渊博、具有同情与关爱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他们通过终身学习和自己的努力旨在共同打造一个和平,关爱的世界。而这也便是IB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越来越多的追随者的理由。因为我们每个做教育的人都无比坚信这种通过教育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它的力量不可估量。教育是服务他人,成就他人的过程,而生命的意义便在于此。

89.jpg

作为教育者,时常有面对现实的无奈,当我不禁质疑究竟在现行的教育情景下我们能改变多少的时候,在这次大会的Ending Plenary Session中一个Humming bird的故事打动了我,“We can all serve. It doesn’t have to be big.”做教育,什么也不为,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好每堂课,不经意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作者:庞晓冬,新东方满天星幼儿园(西安兰亭坊园)园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年功勋教师。

640.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