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享

IBDP中文Lg&Lit和传统语文课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9-08-06 14:11:09 作者:未知

640.webp (10).jpg

我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如今是一名深研IBDP中文母语课程的教师,环境与经历促使我把IBDP中文教育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作一番比较。

社会各界对高中语文教学诟病已久。语文教学所关注不是语言能力,而是技术性的训练,背诵与练习很多,阅读与体验很少。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估,都被简单地刻板化、工具化。

有的老师指出,传统语文教学步骤总是:

①生字词教学;

②作者介绍;

③段落划分、分析、归纳;

④中心思想;

⑤写作特色。

五部曲,千课一面。“标准化”课堂模式,服务于“标准化”的试题,本应该活泼生动,意蕴深厚的阅读变成了一种迎合标准的“分析模板”。甚至为了“标准”,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刻意迎合所谓范文,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好好文章”成为分数的起码保障。

这样的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政治标准高于审美标准,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时代,而且隔阂了语文与美、隔阂了文本——课堂与学生之间紧密的联系,最令人汗颜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本身不仅消解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兴趣爱好,而且消解了学生内心中对人类语言文学的敬畏。

那么IBDP中文语言与文学课程是怎么做的呢?以下是该课程的纲要: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与文化语境

1、分析接受者与表达目的对于文本结构的影响

2、影响语言变化的因素

3、文化与语境构成了语言与意义

1、性观念以及语言对此的构建

2、语言与地域文化(地域)

3、语言与个体生活(多语种使用者与文化认同)

4、语言与政治权力(话语霸权与宣传教化)

5、语言的历史与进化(语言的消失与复兴,克里耳语)

6、翻译的文化与语境(增益与缺失)


第二部分:

语言与大众传播

1、解析不同的媒介形式对于传播的影响,要求如下

2、教育、政治与意识形态对于媒体的潜在的影响

3、找出大众媒体凭借语言与图像进行告知、劝喻以及娱乐的途径

1、刻板印象(性别与伦理)

2、阴谋论的文本与传播特征

3、大众文化(动画与肥皂剧)

4、演讲与竞选活动中的语言与展示

5、有说服力的语言(广告)

6、媒体运作体系


第三部分:

文学—文本与语境


1、考察不断变化的特定文学文本产生与接受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语境

2、文本的因素(文学文本、体裁、结构等)不仅影响意义的表达,而且被语境所影响

3、理解文学文本所表达的姿态与价值对于读者的影响


一、SL课程要求选修1部母语文学作品以及1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翻译作品,两部作品之间,应当有相关的联系。如:

例1:巴金《家》+雨果《悲惨世界》(主题:个人与时代、革命与爱情等)

例2:鲁迅《呐喊》《彷徨》+卡夫卡《变形记》等(主题:个体与异化、现代转型与现代社会)

二、HL课程要求选修1部母语文学作品以及2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翻译作品,两部作品之间,应当有相关的联系。如:

例:张爱玲《倾城之恋》《第一炉香》等+勃朗特《简爱》+易卜生《玩偶之家》(主题:性别与写作、性别与社会文化)

第四部分:

文学—批评研究

1、探索作品中的细节

2、分析文学文本中的主题、伦理立场以及道德价值等

3、理解并且有效使用文学术语

一、SL课程要求选修2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

《苏轼诗词》(诗歌)+《小王子》(童话)

二、HL课程要求选修3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

《余秋雨散文选》(散文)+《莎士比亚戏剧集》(戏剧)+余华《活着》(小说)

通过以上纲要,我们不难看出,IBDP中文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特点:

一、生活就是课堂,社会就是教材——对接时代热点、链接社会现实、培养精英意识。

课程的容量与内涵被大大拓展了。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课程引入了传播学与文化学的内容,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性与前瞻性意义的实验。而且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看,非常有效地对接了时代热点与社会现实。

二、这才是孩子需要的素质教育——多元学科相互连接的当代“大文科”

课程融入大众文化、媒体传播、符号文本等等,结合世界与中国在开启现代社会以来的文本传播与媒介发展,并且要求学生对于文学、历史、社会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这一课程的本土化实验能够为中学母语教学变革以及中学“大文科”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课程——孩子心灵和文学作品的对话是根基

在本课程中,识记与背诵几乎不重要。在第三部分的主题化教学中,围绕文学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与文化、个体与人生等重大命题上,孩子能否与文本产生对话与体验,尤其应该值得重视。而在第四部分的教学中,课程注重的是文学为何是美的,如何做到美的,所以重要的不是概念与定义,而是要品评文学的美学意蕴。

好的课程一定有好的评估体系,课程的优异,说到底是评估体系的优异。在以下表格中,罗列了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与IBDP中文语言与文学课程的评估体系。

评估模块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估

IBDP中文语言与文学课程

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特征

评估内容

评估特征

阅读与理解

背诵与识记

考核形式:选择题、填空题、默写

答案既定,需要学生长期进行积累与识记

试卷1考试

考核形式:针对语言与传播的评论文章。

主题与价值取向不限,应体现批判性思维

阅读问答

考核形式:选择题、天空题、问答题

评分标准简答且严格,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形成答题思维

试卷2考试

考核形式:文学评论文章。

主题与价值取向不限,应体现足够的文学理论功底。


写作与表达

不限文体与体裁的作文

1、体裁一般不能为诗歌。


2、价值取向相对狭窄


3、评分标准简单,往往会形成所谓的写作模板


4、创新表达的空间不够。

创新写作


1、围绕语言传播现象与所学文学作品展开想象与联想


2、体裁风格不限,广告、演讲、小说等等不一而足

给学生留下广阔空间,给予创新写作,积极表达的可能。

小论文(针对HL课程)


1、围绕语言传播现象与所学文学作品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学术讨论。


2、体裁必须以严肃的论文形式展开。

高质量学术要求的体现。

口头交流与表达

个人口头表达

1、围绕语言传播现象


2、形式需创新多样,微电影、新闻发布会等等不一而足。

考量学生的多媒体以及多元化表达的能力,对接媒介时代的特征。

文学口头评论

针对所学文学作品的片段,进行15分钟左右的口头评论。

尤其考验学生系统性掌握、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以上,相信我们不难发现,IBDP中文课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启发意义:

一、学习的意义是孩子建立自己的人文观念体系

在本课程的评估中,淡化了所谓的“标准”,而注重高效地、动态地、全方位地发展性地评估学生。再也没有统一的考试答案,学习的结果是真正开放的。你可以反驳、可以批判,甚至可以解构。不仅评估对语言传播与文学作品的学术化的理解(试卷1、试卷2),而且评估要求学生对学习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与进一步的体验(创新写作、个人口头表达)。

二、学习的目的是孩子全方位的成长

通过评估体系,我们不难发现本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在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文学的体验与审美、人文内涵的拓深与提升。通过与课程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进行自学与能力拓展,通过与社会现实与人生百态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深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三、课程指向是培养孩子成为当代社会语境下的生命个体

我们不难发现,评估是为了培养学生卓越的语言与符号的理解表达能力、初步理解媒介时代与文化现象的意识、深度解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人生百态与深刻思想的体验。

当下的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中,人文主义、人格独立、社会责任、素质教育等等沸腾的词汇与宏大的论议汗牛充栋。但是,真正能够拿来“攻玉”的,还须“他山之石”。

640.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