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享

IBDP中文Lg&Lit | 老字号和中国方言如何变身国际课程活素材

发布时间:2019-08-06 15:30:23 作者:未知

640.webp (11).jpg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不仅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依靠语言来勾勒,而且一切意义问题都是以语言问题作为前提的。

我们学校的IBDP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第一部分“语言与语境”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来搭建课程的,我们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语言学,而是利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方法,借助多样多元的其他学科,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解读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纷繁复杂的社会、林林总总的世界。

至于课程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教材和文本,IBDP所提供的大纲只是说一切记录文字与符号的文本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种不作任何限定的“规范”看似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少有些坑爹,试想:对文本没有局限,那么就没有系统的教学与学习方法,没有现成的课程价值目的。总之,从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评估规划、课题与价值谱系,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老师白手起家。

当然这也给予了我们极为丰富的创新空间,教得很上心、学得很开心,以下是两个教学案例,是平和高中IBDP中文课程的写照,乞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教案一】:

一针一线一粥一饭都是回忆——老字号的命名解读

坊间总有各路大师的崇论宏议,言必称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殊不知最鲜活的传统,就在日常生活中,接着地气,隐而不露,四溢着祖辈的智慧与生活的温情。老字号则是其中最好的写照。

知识目标:老字号命名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语言、民俗、经济等视角解读语言现象

价值目标:感受温情的生活与鲜活的传统

课程重点:老字号名称特征的归纳

课程延伸:中国式熟人社会、道德理想与品牌营销、中国区域经济融合

课程实施:

1、寻找身边的“老字号”名称5-6个,以及相关“品牌故事”,——形成初步文献

2、考量“老字号”建立伊始的政治经济,地域文化,族群特征,行业特色——这些对于老字号的命名又怎样的影响呢?

3、进行细致的分类与比对,找出命名老字号时的一般规律——形成作业报告或者主题展示。

说来也有趣,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对于“老字号”,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颇有意味的旨趣与受教。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有了以下发现:

A) 老字号用家族或者创始人的姓名进行命名,无疑是一种担保行为,恰恰体现了熟人社会的信用法则。这一点尤其在注重安全的医药食品领域较为突出,如:“胡庆余堂”(医药)、“童涵春堂”(医药)、“吴良才”(眼镜)、“张小泉”(刀具)等。

B)中国的老字号命名也体现了中国民众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在民众的意识中,普遍的仁德与美好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往往反映在企业的名号上,这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如:“全聚德”、“德兴馆”、“瑞蚨祥”、“同仁堂”等

C)老字号的命名中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边界与族群融合的历史。比如,“老正兴”、“老介福”、“老大房”、“老半斋”——这些名称大都反映了辛亥革命之前,上海早期移民对于上海本土的认同,故而以“老”者自居。而以“小金陵盐水鸭”、“小绍兴白斩鸡”等企业名称恰恰反映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口激增所带了的族群矛盾,外来品牌不得不以“小”进行自我矮化。

题外话:

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老字号别有的意味向当下的孩子们徐徐展开,还有好事的家长一连带孩子去了好几次老字号“王家沙”,课程研究变成了亲子活动,普大喜奔!

640.webp (12).jpg

【教案二】:

乡音暖意、雅言宏音——方言与乡土情怀、普通话与族群融合

中国的每一篇土地都养育了一口方言,方言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乡土标符,所以语言文学课程中没有“方言”这一块是不可想象的。并且当今媒介的发达也片面地夸大了地域之间的矛盾,方言问题背后涌动的是族群认同与冲突的暗流,作为一门人文课程,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

知识目标:方言的一般特征、国语的历史形成

能力目标:学习分析语言历史的方法(政治、经济、文化)

价值目标:方言的乡土情怀,普通话的历史意味,反思方言问题中的地域矛盾

课程重点:保护方言,但不要地域歧视;推广国语,但不要过犹不及

课程延伸:易中天《大话方言》、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社会学概念:想象的共同体

课程实施:

A)说说你的家乡话

看似难度不大,但好玩之处在于一个小组的学生要教会大家10句自己的家乡话。而且这10句话要体现以下思考:该方言词汇的生活化出处、攻击性语言的地方特色、该方言语音与词汇有没有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该方言中可以看见中国语言的什么特色?……总之难度不在知识,而在于展现知识。

B) 如果没有普通话会怎么样?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请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分别用各自的方言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总则》片段。——结果无论是哪一种方言,大家都无法精确的理解。

由此,我们谈到了普通话与方言(包括北京方言)的差异:方言的语言简单且更生活化,普通话的语言更精确化;方言含有大量的地方俚语,脱离语境就语焉不详,而普通话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方言没有系统化的语法规则,而普通话有更加严格的语法规则,是一种现代语言。

基于以上原因,普通话更能够表达精确深刻的思想,更是中国现代化与国家统一的象征。

C)反思“方言保护主义”与“普通话沙文主义”——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首先是课程引入,介绍上海“圆润出走事件”与广东“封杀陈扬事件”,并请学生自由讨论。我很看重这个环节,但是课程把控的难度不小,课堂上遭遇的冲突必须在课堂上马上化解,所以,这个环节恰恰是历练学生开放包容心态的关键。好在虽然课堂上纷争不少,但是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1、把方言神圣化,并以方言刻意区分人群的做法是不对的

2、为了推广普通话,粗暴地利用国家意志打压方言,更是不对的

3、围绕方言所表现出的地域冲突,说到底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以上就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总归是学生,谈到方言都会有夸张好玩的地方,当然也有让人击掌称好的亮点:

A、随着课题的深入,我们发现,方言的变化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而且方言之间的边界其实并不清晰,譬如上海话与苏州话,在语音、语料、语汇上有着很多重合。所以,那些试图运用方言来做人群划分与地域区别的做法是不成立的。

B、质疑与回应: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四川话和东北话也和不一样,为什么都属于官话区呢?(另外三个语区分别是吴语区、闽南语区和粤语区)这时有一位热爱历史的学生说:官话区与其他三个语区的分界线,恰恰是中国历代南北相争的交接地带,可能官话区的语言都受北方语言,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这一观点,我没有考证,但是学生的多学科思维还是让我很钦佩。

C、一点感想:有一位学生在作业里说“以孙中山为首、广东人为基础的革命党人最终在设定国语的争议中选择了北京话,放弃了粤语,这不仅是胆略,而且是胸怀,现如今,我们在方言问题上也应该有这样的胆略与胸怀”——对于这样的言论,作为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题外话:

1、在教授家乡话这个环节,有的孩子开腔唱起了沪剧,结果是满堂彩啊!

2、有一个男生夸张地用一种地道的南方方言朗读《宪法》片段,没有一个字是能懂的!顿时所有人都不好了!

以上是我和我的学生在IBDP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第一部分(语言与语境)中实践的两个课题,当然除此之外,我们所涉及的课题还有:

1、“国庆大阅兵解说词与解放军修辞文体”——这个课题很受男孩子喜欢。

2、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与年号;

3、中国的口号与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4、中国外交语言与国家外交方针——从“美帝国主义”到“战略合作伙伴”再到“利益攸关方”,这是怎么一回事?

5、千古楹联千古对——这个课题其实非常好,培养学生古代汉语语感正需要这样简单灵巧的入门。等等。

每一个人对于语言都有天生的敏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份敏感更加敏锐。所以如上所述,我们学校在第一部分“语言与语境”的教学中,最为关注的是:

1、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在课堂里HIGH起来!

2、多元化的学科知识能力一定要在课堂里汇聚。

3、社会热点、历史钩沉、人文传统一定要在课堂里留下烙印。

640.webp.jpg